(相关资料图)
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二年了,双方在战场,仍不时出现大规模战斗,比如乌方最近就对外表示,已经开始反攻。一年多来,双方在战场的消耗都非常大,但乌克兰背后站着北约31国,有源源不断的军事装备补给,但俄罗斯以1对32国,想要及时保障后勤补给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有日本媒体甚至披露,俄方已经在回购此前外销的军事装备。据参考消息报道,近日,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爆料称,调查结果显示,莫斯科正在从印度、缅甸两国“反向进口”自己此前出口过的军用品,包括本国产的坦克与导弹零部件。比如,去年12月,俄军乌拉尔机车设备厂就以2400万美元的价格,从缅甸陆军手中,购买了俄方出口的6775台坦克瞄准望远镜和200台电视摄像机。那么,俄罗斯为什么要花大代价,进口自己的出口军用品?对此,俄罗斯官方没有予以说明,《日本经济新闻》就曾为此事而特地向俄军工部门、俄政府以及缅甸国防部进行了采访,但都没有得到回应,所以外界大致有两种推测。一方面,是西方普遍认为,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,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消耗很快,正是为了弥补前线俄军装备的不足,莫斯科才“回购”自己此前出口的军用品。比如说,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就表示,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,俄军损失了大约一半的主战坦克,其数量可能多达数千辆,这些装备要进行替换、维修,都需要大量的零部件。另一方面,也有一些专家认为,俄军回购自己生产的军用品,是为了对本国武器进行升级。比如说,俄罗斯问题专家伊格纳托夫也表示,俄罗斯回购坦克光学设备,是为了让俄式坦克“更加现代化”,而且这些设备在旧式坦克上也是用得上的。有人可能要问,俄罗斯既然拥有这些相对先进的军用品,为什么不自用,而是出口,要等到打仗的时候,才花大价钱从国外“回购”,这不是“脱了裤子放屁——多此一举”吗?其实俄罗斯这么做,也是逼不得已的。一来,俄罗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,受制于自己的经济实力,并不是俄军工不行,而是就算制造出来,俄军也采购不起。所以,这就导致俄军外贸型的武器装备,有时候可能比俄军自用的还要先进,甚至俄军自己还没用,就先用来出口。这都是为了“赚外快”,没办法,“一分钱难倒英雄汉”,而俄军先进军用品率先用于出口,恰恰是因为“缺钱”造成的。二来,俄罗斯自己也没有想到,俄乌冲突会打这么久,会对俄罗斯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,严重消耗了俄军的实力,也让俄军的库存逐步见底。在俄乌冲突开打初期,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俄军肯定会“速战速决”,有些媒体甚至直接将摄像头架在基辅市中心的广场,就等着俄军坦克从这里穿过,从而见证“历史性”的时刻。结果一打就是一年多,远超外界和普京自己的预期,导致俄军各种装备消耗量惊人。三来,俄军产能不足,无法满足自己的消耗需求,为了救急,也就只能从国外“回收”或者“逆向进口”自己出口国的军用品了,这对俄方来说,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