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召军植物保护学通论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!
资料全称:韩召军《植物保护学通论》(第2版)配套题库【考研真题精选+章节题库】
注:本资料查找使用方法见文末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精选部分摘录:
论述题
论述抗药性害虫的治理策略。[沈阳农业大学2018研]
【答案】
合理用药要采取适当用药策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发展。主要是尽量减少单一药剂的连续选择,如采用无交互抗性农药轮换使用或混用,采用多种药剂搭配使用,避免长期连续单一使用一种农药:利用其他防治措施,或选择最佳防治适期,提高防治效果,控制农药使用次数,减轻选择压力;尽可能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,保护农田生态平衡,防止害虫再獨獗而增加用药次数;实施攘嵌式施药,为敏感有害生物提供底护所等。抗药性害虫的治理策略具体如下:
(1)适度治理
限制药剂的使用,降低总的选择压力,在不用药阶段,充分利用种群中抗性个体适合度低的有利条件,促使敏感个体的繁殖快于抗性个体,以降低整个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,阻止或延缓抗性的发展。采用方法是限制用药次数、用药时间及用药量,采用局部用药,选择持效期短的药剂等。
(2)饱和治理
当抗性基因为隐性时,通过选择足以能杀死抗性杂合子的高剂量进行使用,并有敏感种群迁入起稀释作用,使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保持在低的水平,以降低抗性的发展速率。
(3)多种攻击治理
当采用不同化学类型的杀虫剂交替使用或混用时,如果它们作用于一个以上作用部位,无交互抗,性,而且其中任何一个药剂的选择压力低于抗性发展所需的选择压力时,那就可以通过多种部位的攻击来达到延缓抗性的目的。
上述三个基本策略中,应用最普追的是适度治理和多种攻击治理两个策略,而采用饱和治理即高剂量(高杀死)策略要特别情重。因为通常使用高剂量就是增加药剂的选择压力,选择压力愈大,害虫愈容易产生抗药性。如果采用饱和治理策略,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:
(1)抗性基因为隐性;
(2)确保有敏感种群迁入饱和治理区,与存活的抗性纯合了个体杂交,其杂交后代又可用高剂量,策略杀死,达到抗药性治理的目的。
试述全球环境变化对植物有害生物的影响及对策。[沈阳农业大学2017研]
A.填写答案
【答案】
(1)全球环境变化对植物有害生物的影响:
①世代数增加
气温升高,致使每年害虫发育起点温度(如褐飞虱15℃)的时间提前出现,秋季害虫滞育温度出现延后,实际害虫一年内生长时间延长。温度升高还加快害虫的发育速度,每世代发育所需时间缩短,每年世代数增加。②分布范围变化
物种的分布与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,当冬季最低温度逐渐升高时,物种的分布范围随之北扩。影响农业害虫的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冬季温度,暖冬造成原本难以度过的冬季变得可以忍受。
③对害虫迁飞的影响
气候变暖后年积温增加,作物(如水稻)的种植制度将会发生变化,复种指数将会增加,有利于生长、繁殖、迁飞,造成发生世代重叠,田间为害时间延长。
④害虫-天敌同步性改变
气候变化使天敌和害虫之间固有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,同步性很容易改变,可能会出现害虫爆发的现象。
(2)对策:
①加强气候变化检测和预报研究。②选用适应气候变暖的优良品种。
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、抗旱技术研究。
④开发新的环保农药合理用药。
简答题
简述病虫害的两查两定。[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]
【答案】
病虫害的两查两定是指:
(1)调查病虫危害植物的发生期,以确定防治时间。(2)调查病虫田间的发生量,以确定防治对象田。
“两查两定”具有防治时间准,防治对象田明确,使用农药经济合理等优点,是因地制宣地防治病虫的有效办法。
黄瓜灰毒病是由非专性寄生的半知菌引起的、威助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病害,试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系统的综合防治措施。[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]
【答案】
(1)黄瓜灰毒病危害特点
①黄瓜灰霉病多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,初始在花蒂产生水溃状病斑,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,引起花器变软、姜缩和腐烂。
②逐步向幼瓜扩展,瓜条病部先发黄,后期产生白毒并逐渐变为淡灰色,导致病瓜生长停止,变软、腐烂和姜缩,最后腐烂脱落。
③叶片染病,病斑初为水渍状,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,边缘明显,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毒层。高湿条件下,病斑迅速扩展,形成直径15~20童米的大型病斑。
④茎蔓染病后,茎部腐烂,瓜蔓折断,引起烂秧。
(2)病原菌生活史
①以菌丝、分生抱子及菌核附着于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,靠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。
②黄瓜结瓜期是病菌侵染和发病的高峰期,高湿(相对湿度94%以上)、较低温度(18~23°C)、光照不足、植株长势弱时容易发病,气温超过30℃、相对湿度不足90%时停止蔓延,因此此病多在冬季低温赛照的温室内发生。
(3)防治措施の清除病株残体
收获后期彻底清除病株残体,土壤深翻20厘米以上,将土表遗留的病残体翻入底层,喷施土壤消毒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,减少棚内初侵染源。苗期、瓜膨大前及时摘除病花、病瓜、病叶,带出大棚、温室外深埋,减少再侵染的病源。
②加强栽培管理
加强通风换气,浇水适量,忌在阴天浇水,防止温度过高,注意保温,防止寒流侵袭。高温季节在大棚、温室内深翻灌水,并将水面漂浮物捞出,集中深埋或烧掉,保持大棚、温室清洁。
③调节温、湿度
种植大棚通过调节温、湿度可以控制病菌侵染,室内温度提高到31~33℃,超过33℃开始放风,下午温度维持在20~25℃,降至20℃时关闭风口,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~17C,
④棚室消毒灭菌
苗棚或生产棚在种植前用5%速克灵烟剂每亩1千克闭棚熏烟24小时,施佳乐40%悬浮剂1000~1500倍液,或50%扑海因暴浮剂或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70%福美双300倍液全方位喷洒。
........
>>>本文为资料目录汇总>>>完整版及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>>>每年更新!
>>>完整版>>>百度>>>攻关学习网>>>查找>>>
>>>或直接复制网址查找
http://ggw.100xuexi.com
关键词: